作者:丹尼小子(不在線上)
日期:2014-05-16 23:02
瀏覽:14336
回覆:0
  加入討論   
  

鐵道迷探索古早或消失的車站,很多民眾也會透過鐵路到處旅遊。
但你知道嗎?全台第一座以觀光休閒為導向,所建舊車站加以新意,就­是東線鐵路位在宜蘭以南的冬山車站。

整座冬山車站,全由圓弧形塑鋼交織打造,從外頭看像個大冬瓜又似瓜棚,將鄉土和現代的風格巧妙合而為一,特別的造型非常有現代感;更由於冬山車站只有區間車短暫­停靠,也讓這個非常特殊美景成了台灣鐵道地圖上的隱藏版私房景點。

火車緩緩駛進月台,開進這座全台第一個為了休閒觀光所改建的車站,圓弧形的大跨距塑鋼,交錯縱橫綿延300公尺,編織出多變的幾何圖形十足現代感,在這裡看不到煞風景的水泥電桿,紊亂的電車線也被藏了起來。

站遠一點看,就像個大冬瓜橫亙在田中央,設計師用冬山的古地名,冬瓜山為靈感,耗資28億打造這座裏頭現代,外觀本土的五星級冬山車站,跟著月台廣播,放眼望去,蘭陽平原的美景盡收眼底,天氣好的時候,龜山島看得清清楚楚,遊客迎著月台上的風,吹走旅途疲憊。

風箏的裝置藝術,繽紛多彩妝點月台,因為這裡正是風箏故鄉。
只有區間車才能到,也讓冬山車站成了鐵道地圖上的隱藏版,來往遊客短暫停留,喘口氣放空心底,打包這片美景帶走。

冬山及冬山河簡介

冬山河上游有個橢圓形的小矮丘,先民在附近種冬瓜,因此地名稱為冬瓜山,而盛產時期的冬瓜則用小船或竹筏沿著溪流運出販賣,因此這條溪流就稱為「冬瓜溪」。

日治時1920年,各地簡化地名,「冬瓜山」於是簡化成「冬山」,因此冬山地名沿用至今。


冬山河中游在珍珠休閒農業區內的流路原本彎彎曲曲,經常氾濫成災,當地文史工作者郭耀清訪談耆老回憶說,以前冬山河叫做「武淵港」或稱「三堵港」(台語「港」即大河之意) ,居民蓋房舍時,磚瓦都用「鴨母船(A-Bo-Tsun)」從主流「武淵港」轉運至許多支流,可以連接至八仙、群英、三奇等「水尾仔」,小船可從海口抵達這裡,而日治時期也是靠河流運送建材。


民國56年左右發生大水災,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下令整治這條水系,由農民(每甲地配合款六千元,含利息將近一萬元)和官方共同出資,配合整治工程,截彎取直,才把這條河命名為「冬山河」。





  加入討論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       
搜尋:
欄位:
類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