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說從頭,音樂CD發明25年-1 影音視聽
霹靂貓(不在線上)
日期:2007-08-22 19:13
瀏覽:12274
回覆:0
發送私人訊息給  加入討論  引言   通知管理人員  預覽列印   轉寄   蒐藏     
# 1  

CD的誕生

日常生活中長常使用到的光碟 (CD,Compact Disc 的縮寫,台灣叫做雷射唱片,香港跟大陸好像叫做數碼唱片跟激光唱片),已經25歲了。飛利浦 (Philips) 在日前(8/17)慶祝發明屆滿25週年,銷售量突破2000億片,一張CD僅1.2毫米,但是如果將所有的光碟片疊起來,可以環繞地球六圈。

最早的CD於1982年的8月17日,由飛利浦與SONY共同發表第一張CD是在1982年11月發行,蒐錄的是瑞典國寶ABBA合唱團的The Visitors,同時間也推出第一代的CD播放器 (CD Player)。

二家公司在1979年就開始研發與制定規格,原本僅適用於消費家電市場,當時還無法應用在電腦上,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音樂CD (audio CD),接下來才發展出許多的CD相關應用與規格,如 CD-Rom、CD-R、CD-RW、DVD、DVD R、DVD RW及最新的Blu-ray等。


CD vs LP

在CD出現之前聽音樂最常使用的工具是黑膠唱片 (LP,Long Play的縮寫,不是部長說的那種),二者比一比,CD式數位編碼,尺寸為12公分,單面播放,可以將74分鐘常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樂放在其中,LP唱片是類比式的刻版,直徑有30公分大,一面約30分鐘,可雙面播放。交響樂不說,一般的歌曲中間還要去翻唱片,則唱到底時,唱盤唱針自動回臂的時候,還會「波」的一聲,講究的人就會很心疼。

記得當時上課,CD的發展經由二個關鍵技術的成熟,一是雷射讀取跟大型積體電路(LSI)的技術成熟,才能夠有CD的發展。在小小一片的CD內儲存了大量的數碼資料,讀取跟解讀的能力不足的話,或是任一方的技術無法達到的話,今日蓬勃發展的CD,可能還要晚幾年問世。

加上黑膠唱片在聆聽時,唱片上有無數一圈圈的細紋,是由唱針磨擦唱片,所以對於唱片一定會產生熱度,也就會有耗損,因此講究的人一首歌不會重複聽,別的不說,光是跑去那邊拿起唱針,放回到前面,就很麻煩。而且,很抱歉不小心刮到一下,以後唱片唱到這邊就會跳針,那這張唱片也就報廢了。但是,這些不方便的小細節,CD完全沒有,就算雷射讀取的溫度也是低到可以忽略,而且同一首歌可以不停的重複 (Repeat),還可以選曲,人不用跑來跑去。

而且,CD有個最大的優點,是屬於半永久性的產品。所謂半永久性,是指正常情況下CD本身30-50年都不會變質,除非是人為的破壞,比方說曬到太陽,一般的指紋、磨損都不會對CD造成影響,因為CD本身有除錯的運算機制,除非是有一整遍的磨損,所以CD跳針的情形很少。CD最大的問題是雷射讀取頭老化的問題,久了以後讀取頭會有聚焦上的問題,會襖至無法正確的讀取訊號,雖然可以找人調整,不過,一台CD大概要聽個5-6年才會有這樣的問題。這是老師教的,表示當年我有在認真讀書。

翻箱倒櫃找到二張天水樂集在1981年出版的柴拉可汗與一千個春天的黑膠創片,跟2007年復刻的光碟比一比。


以前的LP與現在的CD比一比,柴拉可汗包裝套外觀


以前的LP與現在的CD比一比,一千個春天包裝套外觀


以前的LP與現在的CD比一比,尺寸大小的確差很多


CD 的時代

在那個科技競爭的數位年代,尺寸越小表示越精密,也越方便攜帶,更重要的是,這是個時髦的玩意,在朋友間拿出一片CD,套據現代話,那真殺呀!! 剛開始純聽音樂的人士很抗拒CD音樂,認為CD的音色不自然,太過於冷冽,LP唱片的音色溫和飽滿。同時也受限於CD播放器的普及,而且剛開始的CD音樂片也不是太多。

不過,很快的CD所帶來的高品質震撼了全球的愛樂者,跟黑膠唱片比起來,黑膠唱片的設備在一定的水準以上,才能夠聆賞到音樂之美;但是CD,一般普通的設備,就可以讓你的耳朵聽的出油 (發燒友用語,表示聽的很爽)。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席捲了全球市場,全球各大家電廠商,都開始生產CD相關的商品,LP唱盤就已經退出市場,目前還是有很多發燒友喜歡黑膠唱片的音色,但是CD的世代已經來臨了。

 

發送私人訊息給  加入討論   引言   通知管理人員   預覽列印   轉寄   蒐藏      
     
搜尋:
欄位:
類別: